Good Farm Good Harvest

全国24小时咨询热线

24-HOUR SERVICE HOTLINE

400-0404-063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常见问题

新闻资讯

News AND INFORMATION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全国服务热线:400-0404-063

传真:021-65988315

邮箱:ztec-marketing@ztec.net.cn

总部地址:上海市杨浦区周家嘴路3388号城市概念园区8号楼北区C07

工厂及研发中心:江苏启东市南阳镇喜利得路10号

售后服务地址: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环城南路1065弄8幢4号402室

农村生活污水管网收集及处理方法

更新时间:2022-08-31 已阅读:

农村生活污水管网收集及处理方法

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,农村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。从原来的粗放型,开始向经济和生态同步平衡发展。人居环境治理,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过程。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对污水的处理很少关注。因为农村生活中用水量少,而且比较分散,波动性大。靠近大自然,房屋附近都有河沟或坑塘,生活垃圾大多是有机物,污水也比较少,随手一泼很快就会风干了。现在,农村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。用水的地方也开始不断增加,农村污水分散或集中处理,垃圾分类,厕所改革等逐步提上日程。农村环境只能越变越好,朝着这个方向努力,在生活细节方面,不断增加服务质量。


3.jpg


农村一直都不缺乏污水处理方式,只是为了更好促进人居环境,加快新农村建设。过去,农村会建立沼气发酵,即废物利用。厕所粪水也会是比较好的肥料,随着科技和自动化的快速发展,农田耕种逐步机械化。很少用农家肥了,大多数是化肥,农药等。而家庭中的生活污水,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。当水量不断增加,都会在房前屋后挖个小沟,流到外面去。给环境带来了不少负压影响,到了夏天的时候,蝇蚊满天飞;下雨的时候,污水横流,没地方下脚了。对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来说,不仅是设备上的添置和更新,更多是从行为习惯上,让天更蓝,水更清,山更绿。


6.jpg


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方法有很多,比如活性污泥技术,就是向废水中通入空气,使得好氧微生物不断繁殖,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吸附,分解,最终达到净化的目的。化粪池,是比较常见的技术,主要用于收集污水和预处理。在进入污水管网之前,要经过化粪池或格栅处理,从而让液体的污水更快,更直接,更顺畅的汇总收集,并传输到污水处理厂或处理设备。生态塘,也可以叫做人工池塘,是靠水体自然的净化能力,来达到分解污水污染物的效果。这种方法效果好,不过周期比较长。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处理技术,成本低,效果稳定,出水的水质好,还可以在湿地上种植多种经济农作物。


1.jpg


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方式,可以把日常污水快速收集并进行处理。农村的环境和条件,不同于城镇。城镇的污水处理管网已经非常成熟,或只需要简单改造就可以完成。而农村是比较分散的,地理位置没有城市那么集中。这就给集中式污水处理带来了很多难点,特别是山区地带。大多是采用分散的污水收集方式,然后汇总在一起处理。因为在污水收集管网施工的过程中,大多采用重力流传输。重力流传输的特点,就是利用“水向低处流”的原理,使得污水在管道中按一定的落差,达到汇总的目的。这个坡度并不是无限延长,到了一定距离,就要使用提升泵,进行下一轮。整个过程就像“锯齿”一样,在平原或较为集中的农村,是有显著优势的。


2.jpg


对于河网密布,土质疏松,山坡或交通发达,甚至道路狭窄的地区,或古镇风景区等,则无法采用这种重力管网来完成污水收集。因为,重力管网要挖很深的沟,如果施工不恰当,会破坏路基,地基。针对这种不在少数的情况,在田环境研发了新型的污水传输管网,单相流负压排水系统。全网靠真空来收集污水,基本上达到了满管传输。主要是埋管可以很浅,管径细可以沿着河床或桥梁布管。管道埋深只有0.5~0.7m,1km管道施工,土方工程量仅为300m³,是重力排水的10%。在道路狭窄的地方,真空负压管可以直接环绕,在布线的时候就比较灵活,不必考虑重力影响。能爬山,可过河,顶管过路,没有检查井,不必担忧污水臭气泄露问题。


66.jpg


农村污水处理工程中,主要考虑到管网和处理设备的位置。方便群众,不影响生活,有利于环境保护。污水处理终端设备要有足够的稳定的水源,而农村污水的水量波动是比较大,可能做饭的时候比较多,晚上睡觉的时候基本上没有。针对这种情况,负压排水系统则在农村用户端收集,达到一定量之后,自动打开阀门,以稳定的水质传输到主干管网,对设备来说能延长寿命,确保稳定的水质。当出现大量雨水的时候,重力流则会出现拥堵甚至倒灌的情况,就要考虑雨污分流改造。而负压排水系统,污水和雨水能够实现彻底分离。污水管是密封的,雨水可以单独进行收集。农村的环境长久治理,更重要是在于每个人都要切实来保护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

返回顶部